我非洲跑者崛起背后的真实原因:基因、贫困与心理动机

2025-10-30 02:35:23

在2024年波士顿马拉松中,男子前10名中有8人来自肯尼亚或埃塞俄比亚,而柏林马拉松历史上最快的10个成绩几乎全由东非选手创造。非洲跑者的卓越表现常常被浪漫化为“天生的运动员”或悲情化为“靠跑步改变命运”,但事实却远比这些简单的叙述复杂。

首先,关于基因的神话需要澄清。虽然肯尼亚的卡伦金族和埃塞俄比亚的奥罗莫人确实在血红蛋白含量、小腿重量和跟腱长度等生理特征上表现出优势,这些生理特征并不是跑步成功的唯一因素。其他高原居民如南美安第斯山脉的选手并未在长跑领域取得相似的统治地位。此外,日本选手大迫杰虽不具备“天生会跑”的基因,依然能够跑出2小时06分的好成绩。因此,基因虽然是入场券,但绝非通往成功的唯一钥匙。

其次,贫困被视为许多非洲跑者的驱动力。在肯尼亚的埃滕小镇,90%的青少年认为跑步是最快的脱贫方式,而国际马拉松的奖金相当于当地农民十年的收入。然而,这种动力也有其负面影响。纪录片《Town of Runners》揭示了许多孩子因过度训练而辍学,最终既未能成为职业运动员,又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西方经纪公司通过高额抽成对非洲运动员进行“新殖民主义”式的剥削,使他们必须依赖外部体系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最后,心理动机在非洲跑者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长期生活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非洲跑者往往展现出更强的拼搏意志。对于他们而言,跑步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改变命运的途径。这种“稀缺心态”促使他们在比赛中全力以赴,与西方跑者在舒适环境中担心形象的心态形成鲜明对比。

2023年柏林马拉松赛后,新科冠军阿迪斯在被问及成功秘诀时,沉默片刻后回答:“在我们那里,小孩子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跑步,而是——看准远方那棵树,然后忘记中间有多少公里。”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非洲跑者成功的真正原因:一套完整的“生存-运动”闭环系统,身体在环境中被锻造,精神在贫困中被磨练,价值则被资本所绑定。

然而,随着新一代非洲中产阶级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拒绝跑步,这一闭环正在松动,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这或许是非洲跑者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